SPSS中文网站 > 使用教程 > SPSS如何进行正交试验设计 SPSS怎么分析正交试验
SPSS如何进行正交试验设计 SPSS怎么分析正交试验
发布时间:2025/07/21 11:01:09

品牌型号:联想ThinkBook

系统:windows10 64位旗舰版

软件版本:IBM SPSS Statistics 29.0

在数据统计领域,正交试验设计通常应用于判断多个变量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的分析情境,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高度相关因素导致的共线性问题,还能帮助研究者掌握和理解因变量与多类变量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以SPSS如何进行正交试验设计,SPSS怎么分析正交试验这两个问题为例,带大家了解一下SPSS正交试验的相关知识。

一、SPSS如何进行正交试验设计

SPSS正交试验是一种针对多因素多水平数据的实验设计方法,能够运用正交表对案例数据进行设计,并根据正交表的数值结果从全体实验中挑选适量的数据点,这些数据点是具备均匀分散、整齐可比的特征。在选择进行正交实验设计之前,研究者需要衡量案例数据的因素个数和水平,一般为多类变量和单一因变量的数据集合形式。

1、如下是某培养皿真菌的实验方法数据,其中,a代表三种培养皿环境类型,b代表三个生长加速试剂类型,c代表操作环境的温度水平,d代表封闭作业中的湿度条件,y代表真菌繁殖的体量统计数值。

真菌培养的实验数据情况
图1:真菌培养的实验数据情况

2、我们需要查看a、b、c、d代表的四个方面对真菌体量的影响,所以对上述案例数据展开正交试验的设计分析,首先找到SPSS功能应用页面的分析模块,点击其中的一般线性模型,选择单变量的按键。

单变量的选项按键
图2:单变量的选项按键

3、在单变量设置页面,把真菌繁殖体量的y数据列移动到因变量栏,再将a、b、c、d分别代表的培养皿环境类型、生长加速试剂类型、培养皿内部的高温水平、培养繁殖的湿度水平这四列数据放入固定因子的空白框。

环境、试剂、温度和湿度作为固定因子
图3:环境、试剂、温度和湿度作为固定因子

4、接下来点击模型的按键设置,在指定模型的框架内部进行构建项的选择,并且把位列右侧因子与协变量的a、b、c、d放入模型的空白框内,在构建项类型点击【主效应】的类型设置。

构建项选择主效应
图4:构建项选择主效应

二、SPSS怎么分析正交试验

正交试验完成后可以进行正交表的绘制,如果单一水平正交表的水平数相等、因素相等,取行数通常比自定义正交表略大,如果是水平数相等、因素不相等的情况,因素数可能比自定义正交表略大。在SPSS正交试验的运算中,我们可以借助方差分析得出的主体间效应表格来进行分析和判断。

1、除了选择主效应的数据构建项模式,我们还需要在选项按键中标注描述统计和齐性检验的显示,方便后续清晰了解和查看不同的培养皿环境类型、生长加速试剂类型、培养皿内部的高温水平、培养繁殖的湿度水平共同作用下的真菌体量数值。

描述统计的应用设置
图5:描述统计的应用设置

2、根据下图的描述统计表格,当a处于1、b处于1、c处于1、d处于3的水平,真菌繁殖的体量平均值为55.8,a处于1、b处于2、c处于3、d处于1的水平,真菌繁殖的体量平均值为91.2,a处于1、b处于3、c处于2、d处于2的水平,真菌繁殖的体量平均值为76.1。

不同培养环境作用下的真菌数值
图6:不同培养环境作用下的真菌数值

3、在主体间效应表格,a代表三种培养皿环境类型的显著性数值为0.93,b代表三个生长加速试剂类型的显著性数值为0.243,c代表操作环境的高温水平的显著性数值为0.744,d代表封闭作业中的湿度水平的显著性数值为0.579,四方面显著性均大于0.05,表示和真菌繁殖体量不存在显著关系。

正交效应检验结果
图7:正交效应检验结果

三、小结

以上就是SPSS如何进行正交试验设计,SPSS怎么分析正交试验的解答。如果想要了解某一变量在多个变量方面的关系和具体数值,推荐使用SPSS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操作。最后,也欢迎大家前往SPSS的中文网站,学习更多关于数据分析的操作技巧。

读者也访问过这里:
135 2431 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