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型号:联想 小新14
系统:Windows 10
软件版本:IBM SPSS Statistics 31.0
差异性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来比较两组或多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判断这些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同样相关性分析也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统计方法。本文将和大家一起探讨SPSS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区别以及SPSS中比较多组数据差异分析方法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一、SPSS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区别
差异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不同组别之间的区别是否真实存在,还是仅仅因为随机误差导致的,差异性分析的核心目标有两个,第一是识别差异,比如比较不同性别群体的收入水平,或者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第二是验证显著性,通常我们会用p值小于0.05这样的标准,来判断差异是否显著。
而相关性分析就是研究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系,以及关系强弱的一种统计方法。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正相关,第二种是负相关,第三种是零相关,正相关是指,一个变量增加,另外一个变量也增加。那负相关是指一个变量增加,另一个变量减少,那零相关就是指两个变量之间没有什么关系,比如我们的鞋码和考试成绩,这两个是没什么关系的。
二、SPSS中比较多组数据差异分析方法有哪些
差异性分析是我们常用的分析方法,在日常研究中用到的分析方法可以分为这三类,方差分析、t检验以及卡方检验。SPSS中比较多组数据差异一般可以选择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具体选择哪种,还要看数据分别属于什么类别,定类还是定量。
我们知道t检验和方差分析主要是研究定类数据与定量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卡方检验主要研究定类数据与定类数据之间的差异性。那么什么是定类数据,什么是定量数据呢?比如性别,学历,是否结婚、是否吸烟,这种数据就叫做定类数据;而成绩,身高、体重等量表数据属于定量数据。
如果是分析多组不同年级身高的差异,或者不同年级体重的差异,分析方法就要选择方差分析。如果是要研究性别与学历的差异,或者研究学历和是否结婚之间的差异,属于定类与定类之间的差异性,要选择卡方检验。

这里准备了一份数据,数据表里包含有性别,年级,社交网络使用强度,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和幸福感等量表数据。下面做一下卡方检验,看看年级和幸福感之间,有没有存在一个显著性的差异。

双击打开SPSS软件,导入数据。点击分析菜单,选择描述统计菜单下的交叉表,会弹出一个交叉表设置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将年级导入右边的行,将幸福感导入右边的列窗口。

然后点击对话框中统计按钮,此时会弹出新的设置窗口。在该窗口里找到卡方检验选项把卡方勾选上,其他地方都不需要勾选。完成勾选后,点击界面中的继续按钮,系统将自动返回到交叉表的设置界面。

点击确定按钮,SPSS会自动运行卡方分析,计算各项统计指标,将检验结果生成并清晰展示出来。在结果页面第一个表我们可以知道有没有缺失值,然后它的一个样本量是86个,做的是年级和幸福感的一个卡方检验。

找到卡方检验表,这里主要是看第一行卡方值。可以看到卡方值的显著性小于0.001,说明它是显著的,也就是说年级和幸福感之间是存在显著差异的。这就是根据定类与定类数据间比较差异的卡方检验分析步骤流程。

以上就是关于SPSS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区别,SPSS中比较多组数据差异分析方法有哪些的全部内容。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是两种常见且重要的统计方法。两者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SPSS中分析差异分析方法有多种,比较多组数据的话,一般是使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具体选择哪种,要看是分析定类数据与定量数据之间的差异性,还是研究定类数据与定类数据之间的差异性。
